四七级南开人网页  

  www.boran.net/cqnk/47nkr

Email:bingzhengyang@yahoo.com    

从冰河奇景谈阿拉斯加

林同墉

  像我们这个岁数的人,多半看过卓别林演的<淘金记>这部电影。其实这部电影的故事重点不在于淘金的过程,而是以19世纪九十年代的淘金潮为背景,有众多贫穷的人怀着发财梦,冒着严寒的气候,到那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去淘金,<淘金记>只是描述其中一些流浪汉所经历的坚苦险峻生活。在南开中学时期我还读过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写的一本小说<荒野的呼唤>,讲述了生活在阿拉斯加一只狼狗的故事。我对於阿拉斯加最初的印象就是来自这两部作品。到了美国后我看到一些有关阿拉斯加的图片,那里独特的奇景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。我这个人似乎天生的对亭台楼阁,小桥流水,庙宇寺院不怎么感兴趣。我喜欢大草原,大海,大瀑布,大森林,大峡谷和浩瀚无际的大沙漠等等自然景观。

  内蒙古有部分地区,特别是在内蒙北部与西伯利亚接壤的额尔古纳旗,在冬季也是天寒地冻,冰天雪地白茫茫的一片。虽然我在内蒙古生活了二十八年,对寒冷的冬季景色和生活有充分的体验,但我对阿拉斯加仍然十分向往。额尔古纳旗的位置约在北纬53度,而阿拉斯加处于北纬55到72度之间。特别是阿拉斯加的冰原,冰川,在内蒙古是不存在的。2005年5月上旬我和老伴搭乘本年度最早一班游轮去阿拉斯加旅游了一趟。每年5月份以前,以及9月份以后,因为气候太冷,是没有游轮去那个地方的。

  数千万年前地球表面完全为冰层所覆盖,由于气候逐渐暖化,冰层也渐渐融蚀了,出现了陆地和海洋。但目前南北两极仍然处于冰原状态,冰层厚度达三千多米。单纯的冰原并不吸引人,就像船只漂浮在四望无际的大海中一样,单调寂寞。

  而阿拉斯加只有北部三分之一地区处于北极圈内,其他地区尽管冬季十分漫长,但仍有四季之分。另一个因素是阿拉斯加地形多样化,山脉起伏,纵横交错;湖泊遍布,河川绵延,海岸线长。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可达四千多毫米。这一切造就了数千处气势雄伟,多姿多彩的冰川。冰原,冰河的总面积涵盖445万公顷的土地。

  冰川的形成是由于高山上的降雪量大于融化量,雪花长期积累而成。雪花先变成颗粒状,然后由于重力的挤压而形成实体的冰。冰层积累到一定程度后,受地心引力的影响冰体就会向下移动。冰川的前沿到达山脚后,形成高达六七十米,犬牙交错色彩不一的冰崖。山下的温度较山上高,冰晶会逐渐解体,融化。有许多冰川前沿已移动到湖边或海边,受到下边湖水或海水的侵蚀,冰川会不时的崩解而坍落入水,激起巨大的波浪,水花飞溅,发出轰然巨响。好似被爆破的一座高楼,瞬间瓦解,扬起一阵尘雾一般。


  整体的冰块呈现蓝色,因为巨大的冰体能吸收所有可见光谱,唯有蓝色能通过冰层而显现。那种晶莹剔透有如巨大的水晶石,使人想起美国电影<超人>中男主角的出生地。挟带着土石的冰块呈棕灰色,冰晶结构解体含有空气者呈白色。

  我们参观的第一处冰川名叫门登皓冰川(Mendenhall Glacier),它位于阿拉斯加首府朱诺(Juneau)市的附近,距市区约20公里。它起源于面积达一万三千平方公里的朱诺冰原,这个地区受太平洋暖流的影响,雨量充沛,冬季降雪量超过100英寸(2,540毫米)。门登皓冰川是这片冰原衍生的38处冰川之一,它宽2.5公里,长约20公里。在最近的250年期间退缩了四公里,平均每年退缩16米。1962年在门登皓冰川前沿对面的半山腰处修建了一座访客中心,这座访客中心的位置在32年前(即1930年)还被冰川所覆盖,现在冰川已退缩到门登皓湖的彼岸,只能隔湖相望了。这是唯一一处可从陆地接近的冰川,它在每个旅游季节(一年只有四个多月)接待30万旅客到该处观光。访客中心设有了望台,备有望远镜供游客观赏冰川。访客中心还有一间电影播放室,放映一部11分钟的记录片,系统介绍门登皓冰川的形成历史和现状。朱诺与门登皓冰川同属通加斯森林(Tongass Forest)的一部分。前已提及这个地区降水量很大,一年365天内放晴的日子不足两个月。我们很幸运,在朱诺登岸的那天正巧是个大晴天。湛蓝的天空,山顶仍覆盖有白雪,半山腰以下已呈青绿色,山谷内充满了白冰,山脚下是绿色的湖水。整幅景象空旷寂静,纤尘不染,身处其间令人心旷神怡。开航的第五天早晨游轮到达冰河湾(Glacier Bay)入口处,然后在冰河湾内巡航了一天。这个海湾目前南北长约80多公里,有多个分支而呈树杈形,共有16处冰川。海湾之东有奇凯山脉(Chilkat Range),西有菲尔维特山脉(Fairweather Range),都是冰川的源头。1794年探险家乔治.温哥华(George Vancoure)到达现今的海湾入口处,看到的只是一片冰原。1897年自然学家约翰谬尔(John Muir)发现这片冰原已向北退缩77公里,出现了一个海湾,1916年进一步退缩了28公里。在122年期间共退缩了105公里,平均每年退缩0.86公里,这一事实惊震了全世界。目前地球上还有10%的土地为冰雪所覆盖,如果这些冰雪完全融化后,全世界将有一半城市被淹没。这并非是杞人忧天,200年前谁会想到这片冰原将退缩,并出现如此大的一个海湾?近年来全球多处不断发生自然灾害:台风,暴雨,洪水,持续高温,干旱等等不正常气候时时出现。这些都是因为人
类没有节制的活动,破坏了自然生态,温室效应有增无减。如果不采取果断的措施,灾难终将不可避免。

  游轮进入冰河湾后,冰河湾国家公园及水土保持管理处会派人登上游轮导游,并为游客解说有关冰河湾及冰川的种种情况。为了保护海湾的自然环境和生态,以及游客的安全,管理处规定每天只允许两艘大型游轮,3艘100顿以下的游览船,和25艘私人摩托艇进入海湾。下午三点游轮到达海湾北端,在玛杰瑞(Maegerie)冰川前停留了约半个小时,然后掉转船头向海湾入口回驶。玛杰瑞冰川的宽度约有1,600米,冰崖高出水面76米,下部浸在水中约30米。这个海湾水面下的深度可达300多米。我们看到了一次冰崖崩塌,大量冰块坠人水中的奇景。这处冰川处于高山脚下,每天会向下移动约两米,移入水中的部分受海水的浸蚀,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一次崩塌现象。因此船只不可紧靠冰川,至少要保持一公里半的距离。

  我们搭乘的这艘游轮虽然很大,有九万多吨,长度超过三百公尺。但它载有游客近两千人,所以要在甲板上占据一个好的观察位置并非易事,特别是在拍照时背景常会被挡住。所以这次我特意订了个有阳台的卧舱,可以在自己的阳台上观看冰川奇景,不必与其他游客争占位置。不过如果冰川的位置在轮船的正前方,或出现在另一侧时,我们就不得不到甲板上去观看了。

  旅程的最后一天游轮在College峡湾巡游,在这个峡湾里也可看到好几处冰川。那天是个阴天,烟雨朦朦,两岸山顶白雪皑皑,山腰间云雾飘绕,饱含诗情画意。狭湾内水面漂浮着大小不等的冰块,是由冰川崩塌落入水中的,大者不过像一只小船,和我们乘坐的这艘庞然大物相比实在微不足道。电影<铁达尼号>中那艘巨轮不过才四万六千吨,在当时是最大的船了。1912年进行处女航时,于4月15日在北大西洋上与冰山对撞,折成两节沉落洋底。现今科学已十分发达,海上的气象,水文资料可通过卫星随时取得,那种悲剧是不可能再度发生了。轮船越接近峡湾的尽头,水面上的浮冰越密集,几乎布满了冰块。轮船过处在浮冰中开出一条水道来。

阿拉斯加除了有这些冰川奇观外,还有很多其他的自然美景。阿拉斯加在加拿大以西,与美国本土不相连接。全境面积达152万平方公里(比新疆的160万平方公里略小),为美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。它滨临太平洋,白令海,丘克奇海(Chukghi Sea),北冰洋和波福特海(Beaufort Sea),分布在海上有一千八百多个岛屿,共拥有海岸线54,250公里,占美国总海岸线长度的百分之八十。全美最高的二十座山峰中有十七座在阿拉斯加境内。其中麦金利峰(Mt.McKinley)海拔6,194公尺,为北美洲的最高峰。全美最低点,低于海平面85公尺的死亡谷(Death Valley)就在麦金利峰附近。境内更有一万多条河川溪流,数万个原始清新美丽绝伦的大小湖泊。

  阿拉斯加虽然地处高纬度,但南北纵跨17度,其自然环境极其多样化。从寒冷干燥的北极圈,到温暖潮湿的东南沿海;从典型大陆性气候的中央内陆地区,到海洋性气候的西南阿拉斯加海岸;从苔原到火山;从沙漠到雨林;从山巅到谷地;从河川到海洋。如此多样化的生态环境,提供多种野生动物绝佳的生活栖息处所。有北极熊,棕熊,麋鹿,驯鹿,麝香牛,野生大角绵羊,高山白山羊,狐狸,狼等多种陆地哺乳东物。海洋哺乳动物则有灰鲸,座头鲸,杀人鲸,白鲸,鲸豚,海象,海狮,海豹,海獭等27种。鱼类有五种太平洋圭鱼,三种鳟鱼,四种嘉鱼,以及比目鱼,河鳟,北极海白鱼等等。白头老鹰有百鸟之王的誉称,为美国的国鸟,美个的国玺就是一只白头老鹰雄居中央,双翅展开,右爪握一束橄榄枝,左爪握13枝利箭,尖啄叼着一条飘带。这种白头鹰在美国其他各州已为数不多,唯有在阿拉斯加还有数万只。阿拉斯加还有其他各种鸟类三百五十多种。除了这些宝贵的动物资源外,阿拉斯加还有金,铜,媒,石油,天然气和木材资源。

  阿拉斯加这个名称源于当地原住民阿留特(Aleut)人的语言“alakshak",意为伟大辽阔的土地。阿拉斯加的原住民还有爱斯基摩人和印地安人。其实以上三种族裔也都是由亚洲迁徙过来的。1724年俄国沙皇彼得大帝任命荷兰籍航海家维托斯.白令(Vitas Bering)率领一支探险队,探索从亚洲通向北美洲之路。1728年7月白令率探险队沿堪察加东岸向北航行,到达亚洲大陆的最东端,发现与美洲大陆还隔着一条海峡,后来被命
名为白令海峡。由於季节和气候的原因,探险队没有向东航行去寻找美洲大陆,而是掉头返回堪察加基地。1741年白令第二次率队出海探险,这次改变了上次的路线而向东航行,沿着阿留申群岛和阿拉斯加湾终于到达了阿拉斯加的东南部,这是白人首次登上阿拉斯加的土地。在那个殖民时代,谁先踏上新大陆的某一块土地,主权就归谁所有。阿拉斯加就这样属于了俄国。1784年俄国商人薛利克夫经俄罗斯政府核准,以俄属美洲公司的名义管理阿拉斯加。他的后继人巴拉诺夫后来成了俄属美洲的正式总督。俄国人在阿拉斯加统辖一百多年,主要从事以动物皮毛贸易为主的各种相关经济活动,特别是水獭皮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。

  到十九世纪中业,俄国和英,法,土尔其联军在黑海北岸的克里米亚半岛发生了战争,结果俄国在家门口败给了联军。阿拉斯加距俄国本土太远,鞭长莫及。俄国在内外交困之际,颇感自顾不暇。同时俄国当时还不了解阿拉斯加的经济潜力,所以在1867就以720万美元卖给了美国。以现在的币值来看这笔钱实在是小菜一碟,在加州硅谷现在只能购买十栋左右的住宅。而720万在当时来说却是个不小的数目,那时美国也不了解阿拉斯加的价值,以为只是一块荒芜之地,因此舆论大哗。不料不久就发现了金矿,在19世纪末叶20世纪初阿拉斯加掀起了四次淘金潮。所挖出的黄金价值远远超过了720万,着实让美国大赚了一笔,有如中了乐透彩一般。

  淘金潮持续时间虽然不长,但鱼业还是能持久不衰的,每年的渔业收入在10亿以上。阿拉斯加有漫长的海岸线,布里斯托湾(Bristo Bay)及东南的克狄亚(Kodiak)岛皆为绝佳的渔场,产有数百磅重的比目鱼(Halibut),几十磅重大王圭鱼(King Samon),以及重达30磅的帝王蟹(King Crab),后者一条大腿就够我饱餐一顿。阿拉斯加的东南角凯奇堪(Ketchikan)市就有世界圭鱼首都之誉称。在朱诺我们还参观了麦考雷圭鱼孵化场,那是一个非营利组织,目的是为了通过科研,教育和旅游业来增进公众对阿拉斯加圭鱼资源和捕鱼业的认识,以保存和强化圭鱼资源。这个孵化场每年培育出数亿尾鱼苗投放入海。

  阿拉斯加还有丰富的林业资源,有全美第一大的通加斯国家森林和第二大的丘盖曲(Chugach)国家森林。最为有价值的是阿拉斯加还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,在现今工业高速发展的时代,能源具有很大的战略意义。不过为了保护环境,目前只做有限度的开采。

  淘金潮结束后,取而代之的是旅游业。阿拉斯加的山川湖海,冰河奇观,野生动物,传奇小镇,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前往旅游。这种无烟工业为当地增加了可观的收入。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岛(Aleutien Islands)东西绵延1,920公里,与俄罗斯及日本的地理位置十分靠近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,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就去攻打阿留申群岛,美国调动了相当多的军力前去反击,并在阿留申群岛的荷兰港建立了海军基地,以及在安克拉治,费尔班克等地布建陆军和空军基地。这些部署对随后与苏联的冷战期间都起了一定的作用,这说明阿拉斯加的战略地位也十分重要。阿拉斯加原本只是美国一个编制地区,1959年1月3日在艾森豪威尔总统任期内,签署法案格升为美国的第49州(夏威夷于同年8月21日成为美国第50个州)。

  美国对阿拉斯加的开发过程中很注意环境保护,把阿拉斯加83.5%的土地划归公有,规划成225个州属区域公园,15个国家公园,及国家保留区加以妥善维护。因为阿拉斯加不仅是“伟大的土地”(The Great Land),也是一个硕果仅存的“最后边陲”(The Last Frontier)。

2005年于加尼福利亚